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

影像新聞寫作--用畫面說故事 講座紀錄

生命故事講堂

影像新聞寫作--用畫面說故事 

主講者:鍾孟燕老師
時間:2009/04/28
地點:清大教育館


政大廣電系畢業的鍾孟燕,在進入了公共電視台新聞部工作一段時間後,決定前往法國深造,完成了電影暨視聽藝術學碩士。現在從事紀錄片拍攝工作的她,簡潔扼要地用兩個問題帶入了影音新聞媒體的領域:「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在傳播效果上有什麼差異?而閱聽眾的差異又在哪裡?」
平面媒體vs.電子媒體
平面媒體透過文字來傳達內容,而電子媒體則透過影像與聲音;平面媒體為靜態,電子媒體則相對較為動態;平面媒體的文字帶給讀者想像空間,而電子媒體直接呈現的畫面具固定性。在網路新聞平台出現以前,平面媒體必須透過一連串反覆的程序始能完成,而電子媒體則具有即時性;在過去資源較為匱乏的時代,平面媒體受到讀者本身教育水平而限制其傳播效果,電子媒體則較為大眾化。
至於兩者閱聽眾的不同,主要表現在經濟水平的差異上。在過去,電視等電子產品較不易取得,故報紙類的平面媒體,是對一般閱聽者來說最為常見且方便的新聞來源;而現今,電子影音媒體因為具有影像,能跨越語言隔閡,讓不同時空的讀者更容易接收訊息,故一件真實事件透過電子媒體較容易被廣為流傳。但相對地,電子媒體也同時具有強勢性,讀者無法選擇想閱聽的內容,只能順著既定的順序接收資訊。
影音新聞的構成
鍾孟燕打趣地說,影音新聞主要由聲音(Audio)與影像(Video)所組合而成,故簡稱“AV”,但單就這兩種組合元素,影音新聞的樣貌就有百樣種。「就好比麵粉,同一種原料可以拿來製作蛋糕、餅乾、水餃皮、饅頭或Pizza,端看師傅掌握的技巧。對同一件新聞事件,不同類型的記者掌握呈現的技巧也各不相同。」
鍾孟燕先以一則無影音只有畫面的新聞「非洲維納斯遺體運回南非」為例,解釋在沒有聲音的狀況之下,畫面必須要足夠豐富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。一則新聞需要經由文字記者與攝影師溝通合作方能完成,因此在視覺傳遞上,要更有效率地使用畫面,避免畫面不足或頻繁重複令閱聽人感到無聊與冗長。鍾孟燕以消費券[1]的新聞為例,告訴大家除了善用記者會、訪問店家及民眾等現有畫面以外,還可以將相關的資訊製作成流程圖或數據表,不但增加新聞的豐富度,更能讓閱聽人對於此事件一目瞭然。
而聲音的部分,鍾孟燕則簡單將之分為訪問(Sound Bite)、現場音(Nature Sound)與旁白(Voice Over)等三部分。訪問是三者中訊息強度最高的,因為透過實地訪談,受訪者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往往能令觀眾產生投射作用,訪問的內容也更容易取信於閱聽眾,同時訪問的過程亦是閱聽眾一種「求證」的過程,是更客觀、具有分析式的解釋說法,而非記者的主觀解讀。鍾孟燕提到,身為記者在訪問時應盡量利用「隱約式鼓勵」,透過眼神接觸等動作鼓勵受訪者發言;相反地,若動作過大,例如直接出聲(如一般人慣用「嗯嗯」等聲音)示意受訪者可以繼續說,便會使閱聽眾感到不舒服。
至於保留現場音,則可令閱聽眾身歷其境,更具有臨場效果與說服力,在新聞的節奏上也具有加分的效果,但如果處理得不好,則有可能令一則新聞變「乾」。而旁白則提供了歸納重點、補充影像無法敘述的歷史背景及前因後果等作用,「旁白是『必要之惡』。我們很習慣用文字下去作思考,但當我們在做影音新聞時,需要改變原先對文字的使用及期待,所以旁白是必要的。」鍾孟燕說,旁白必須不與新聞內容脫鈎,但簡略摘卻不能過於仔細,簡明扼要且口語化才是最好的。
「要記得,閱聽眾只有一次機會!」鍾孟燕強調,影音新聞必須把握閱聽眾只有一次收聽機會的原則。影音新聞是用「說」的,不是用「讀」的,不需要過多言詞上的修飾、文言或倒裝,簡單切合重點最好,否則容易使閱聽眾產生混淆。此外,影音新聞稿是電子媒體的語言,必須對閱聽眾解釋具有專業性或較為艱深的詞彙與知識,最好附加適度的舉例,以及專有名詞的正確表達。「這就是『必要之惡』的存在意義。」鍾孟燕說。



[1] 消費券:代用券的一種,為實現經濟政策的工具之一。政府或者企業發放給人民消費券,作為人民未來消費時的支付憑證,期待藉由增加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慾望的方式以振興消費活動,進一步帶動生產投資等活動的成長,加速景氣的復甦。我國於二oo九年對國民與具有長期居留資格的住民全面發放「振興經濟消費券」,每人新台幣三千六百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