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

認識生命的密碼︰如何了解自己,理解他人 講座紀錄

生命故事講堂

認識生命的密碼︰如何了解自己,理解他人

──用科學的方法了解物 用感情的方法了解人

主講人:曾昭旭 老師
講座時間:11/06 (星期五10: 00A M~12:00PM
講座地點:清華大學教育館213教室
紀錄:沈洧竹、宋俊育
攝影:張詩岑、林庭瑜

我們可以透過科學來了解「物」,但當我們想了解「人」的時候,就得透過感情。曾昭旭以床邊故事為例,雖然每天晚上母親講的故事情節都是相同的,然而對於小孩而言,母親講述時的語氣、心情,以及陪伴的感覺,每天都是不一樣的。他藉此提醒我們,每個人雖然看似相同,可是實際上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不能一概而論。

現代人的數量較古人為多,生活也較為富裕,但卻常懷有知己難尋的感慨。人際關係的疏離與心靈層面的孤寂,導致憂鬱症盛行於二十一世紀。追究其原因,在於現代人的偏差行為││求「知己知彼」不是為了「知人善任」,而是為了「百戰百勝」,為了打敗對方而作為。因此,如果我們要真正認識人,不能以研究科學的方法來認識,必須感應一個人的心,從正在發生的現在,去發掘出另一種「知」。


在平等的基礎上和諧相處
知的類型分「靜態」與「動態」。
透過科學方法分析得來是靜態的「知」,是物的結構,必須等到事件被觸發、被驗證之後才能確定,因此紀錄的其實只是過去的沉積,認知的對象是「靜態的客觀事實」。而人與物不同的地方在於: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變。因此,單單從過去紀錄的靜態訊息不足以理解「人」。

動態的知無法由分析得來,必須由「辯證關係」實踐。兩個剛認識的人,從互不從屬的正負極橢圓形,是不可能處在安定的存在型態,但熟識之後,相互吸引的結果為一個同心的圓,即「心心相印,兩位一體」。這種動態的發展歷程,必需經由彼此對話,在平等的基礎上視自己和對方為主體,最終兩主體才能合而為一,和諧相處。


對對方無求
在訊息爆炸的時代,靜態客觀的知識常常被誤用。曾昭旭指出,靜態的知識本身並無善惡之分,為善為惡端看以什麼樣的心思使用,例如網路上流傳的個人資料,原作為聯絡的善意,最後卻受到有心之人利用,作為詐取財物的利器;職業的制度也有類似的特質,每個人的職位上原本都有靜態的規則,然而一旦人以自我為中心,讓私心滲入職業道德之中,就會濫用權力。
「自私的人只看得見別人的自私,想要對方無私地對待自己,第一步就是要對對方無私。」現代人經常忽略這點,經常會覺得是「別人」對不起「我」,當這個想法萌生時,就表示自己的內心已經有「自我中心」的跡象。一旦把人區分成「我和他人」,就等於是把科學中研究物的主客對立,誤用在人與人的相處之中,因此很容易把他人視為物,認為「他人」應該要順從「我」意,甚至計算著如何去利用「他人」。
社會中也常常發生「主客對立」的現象。例如台灣的主流男性沙文主義打壓女性意識;漢人種族意識打壓原住民意識……等。科學思維的研究方法,本來是針對歷史的陳跡而設計,並非活生生的人,人們時常會在無意間犯下「主客對立」的錯誤,致使此等種種不平衡的欺壓與歧視發生,甚至會轉變為敵我意識。




清明之心
如何避免自我膨脹呢?曾昭旭說:「要常保自覺、清明、純淨的心。」如果能記得「愛人如己」,與人相處就能夠自在。曾昭旭強調「同理心」是最重要的。若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第一時間感應對方的心事,就不會誤觸對方的痛腳而不自覺。

如何才能理解他人呢?曾昭旭認為:首先要了解自己。了解自己需要有「清明的心」,而「清明的心」需要先有「自覺」。東方文化中有兩種「覺」,其一為禪宗,從大自然萬物之中找回純粹清淨的自我,六祖慧能曾說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使惹塵埃?」另一則為儒家,在日常生活的人事中找到心靈的覺悟,進而培養愛人的能力。
發乎情 止乎禮
綜觀現今,現代人真正需要的兩樣東西分別是「自由」和「愛」。
人在有了溫飽的能力之後非常重視的是「自由」,自由為人類永恆無限的意象;而「愛」是與人感情相通的生命主體。愛不是由外在世界提供,這種感情能量來自於正面的流向。若我們誤用感情的能量來鬥爭,最終將處於輸的一方;就算贏了,也不容易得到快樂。
曾昭旭打趣地說道:「以上的內容僅是靜態的資訊,因此僅供參考,唯有真正實踐了才能算數。」所有的人際關係都要以愛為基礎。愛人其實不需要求回饋,因為愛人本身就有意義。如果我們心中有愛,生命就能得到當下的圓滿。動情是一個好的開始,但「發乎情,止乎禮」,是否發展成為愛情還是要看個人。他主張:「真實的愛情是人生之本」,但愛與愛情是不一樣的,愛情是一對一,而愛可以普及很多人,我們務必要拿捏得宜才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