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專家分享─潘國正 講座紀錄


生命故事講堂

專家分享

演講人:潘國正 IC之音副總經理
日期:2012/10/18
時間:9:50AM-12:00PM
總籌:楊協
副籌:陳品蓁、李佳豪
紀錄:鄭婕均、王詠萱
攝影:周旻孝




沒有上過國中的潘國正,憑著自身一番努力與認真,通過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,取得了國中同等學歷資格後,他考上了新竹第一志願新竹中學,因為案例特殊,因此引來了媒體的報導:「自學苦讀得償升學願,潘國正考上新竹高中。」回憶起當年,他說:「這件事鼓舞了我,讓我覺得原來當新聞記者也可以報導人的光明面。」潘國正的記者夢由此展開。
從新聞到廣播
之後,他順利考上世新,記者之路便更加明確了。潘國正在當實習記者時,便會把自己的作品寄給中國時報,也很幸運地,讓中時看中了他的才能,也正式開啟了潘國正的記者生涯。後來,潘國正陸續獲得光明面新聞報導獎、金鼎獎、吳舜文新聞獎,兩岸新聞獎等。
IC之音在二OO二年創立之初,潘國正就以中時記者的身分和創台總經理姜雪影共同主持「愛上新竹」的節目,並同步在中時發表節目的專訪內容。一直到二OO七年,潘國正從中時退休後,到上海、南京烘培企業,擔任企業品牌和甜蜜城堡博物館的籌備工作才停止。
上海工作告一段落後,剛好IC之音需要行銷業務副總,因此潘國正返台接受這份工作,並同時恢復「愛上新竹」的節目,與交大藝文中心主任洪惠冠聯手主持,這個節目於二OO二開始,連續三年獲得廣播金鐘獎的社區節目獎和主持人獎。
「我得過很多獎,這是我從小立下的志願:不管你在甚麼領域工作,都要拿到那個領域最高的獎;不管你在哪個領域,你都要有個目標,並用心地去準備且全力以赴去達成。」
媒體與記者
潘國正說:「在進入媒體前,先要懂得媒體的傳播方式。其中以[1]拉斯威爾傳播模式最為著名,雖然它不嚴謹,且是單向的,但卻是傳播理論的精隨。」到底誰在控制,為什麼控制,控制甚麼,以旺中為例,他控制多數媒體,使多元聲音單一化。另外媒體的效果,可以從「認知態度行為」三者找到關係,舉例來說消費者今天知道可口可樂這個品牌,但知道它不代表喜歡,喜歡了不代表會去買。所以業者要運用媒體做宣傳,第一步就是要讓消費者有記憶,第二步是要有感受,第三步要讓感受轉為好感、喜歡或感動,第四步則是購買行為。這之中最難的就是「態度」,要讓消費者滿意很難,像選舉買票為什麼比較快,因為它跳過了「態度」,直接到了「行為」。
「記者本身會自我控制。」潘國正民國七十二年當記者寫新聞時,就會為自己設限:內心會有一個小警惕,會過濾哪些內容可寫,哪些不可寫。本質上是專業、義理影響著新聞,但外部的影響也同樣重要,例如政府法規的規定、大眾觀感,所以記者就會有選擇性地控制、選擇性的報導、選擇性的隱匿新聞的某些內容。
而生意人辦報是這十年來才出現的,以蘋果為例,它顛覆了台灣對新聞的舊觀念。潘國正特別記得:「在OO年時我申請退休,在離開時我深深地對中時大樓一鞠躬,因為他給了我車子、房子、妻子、兒子,他給了我很棒的一個發展空間;所以當你看到蘋果的時候,會非常失望,因為他是生意人,只有看到利益就會不顧一切地放大扭曲一個事實,利用自己有的工具,拿私人利益去對抗反對你的人。」然而,同時潘國正也省思道:「蘋果,雖然有很多裸露屍體,但卻是政治最中立的媒體。」
沒有紀錄,就等於沒發生
    潘國正:「我一直認為『沒有紀錄,就等於沒發生』。」
    演講之中,潘國正提到他與陳力俊校長的一件趣事:「去年陳力俊校長在尾牙時,與我討論過是否要募款建一座清華博物館。那時我建議,如果把它蓋成建築物,就像校史館一樣沒甚麼人進去;但如果它是活的,到哪裡都可以發現有趣的故事,例如之前有個清華學生採訪一位校醫,他是八朝元老,經歷八個校長,他所知道的清華歷史,並不會比校史館呈列出來的還少。學生知道了這些故事,對學校的黏著性越強,他們會帶著聲音與記憶畢業,會產生一種效果。但這些故事卻是沒有人紀錄,就等同於沒有發生的。」


[1] 拉斯維爾傳播模式:一九四八年,拉斯韋爾發表了《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》一文,在這篇文章中,拉斯韋爾明確提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,即:誰(Who),說了什麼(Says what),通過什麼渠道(In Which Channel),對誰(To Whom),取得了什麼效果(With What Effect)。

4 則留言:

許劭暐 提到...

潘國正老師從小就立志要當記者,因為家庭狀況不是很好,讀完國小就沒有繼續在升學上去了,國小那時覺得上學是一件很累人的事,直到因為家裡經濟無法負荷繼續讓他升國中時,看著弟弟們上學,才覺得上學原來是件很快樂的事,沒繼續讀國中的潘老師去當了學徒,那時他看見了一個特殊方式可以考高中,所以他就邊當學徒邊讀書,結果一考就考上新竹高中,那時被報紙報的很大,他發現當記者可以激勵人群,給予人群有正向的觀念,所以那時就立志要當記者。
聽完老師的這些經歷鼓勵了我,給了我很多新的觀念新的想法和方向。

謝念潔100042004 提到...

聽完了潘國正老師的演講,讓我對於新聞領域這方面又了解了許多。
 對於他所分享的心得故事,也讓我了解到,人生或許有自己的循環與宿命,雖然他當中有幾年前往上海工作,但是他最後依舊回到他最愛的媒體領域,不跑新聞,但將文字轉換成另一種形式,用聲音感動更多的人。
 他對於夢想所設下的目標,並努力去執行,感動了我,也讓我知道對於夢想不必害怕,努力去做,就會成功。

王詠萱 提到...

「沒有紀錄就沒有發生」是潘國正老師演講的第一句話,也間接的點醒我,生活雖然每天都一樣,其實卻是存在些許的變化,而這些變化都值得加以記錄,如果沒有記錄的動作就好比什麼也沒有,過了就忘了,「新聞」就是記錄著各種的大小事,為國家、為人民、為文化、為歷史、甚至為自己,新聞的內容,從鄰居到歐巴馬,無遠佛屆,每件事都足以是新聞,只是差別在他的趣味性與連結性,趣味性就是娛樂、新奇、特殊、奇怪的新聞,連結性則是為情感、語言、共同性的新聞,還有一點是讓我質疑的,就是新聞的國際觀,我覺得現在的國際新聞的報導篇幅極低,有時候甚至沒有,甚至讓我感覺無法與國際接軌,只有在特定的時候才會出現特定的報導,如:美國選舉、盧森堡王子迎娶比利時女伯爵世界婚禮等,希望在國際新聞這快上能加以思考。

Unknown 提到...

潘國正老師說:「沒有記錄就等於沒有發生。」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。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,高中考大學時因為有行事曆,記錄每天要完成的事情,所以那些記事本可說是非常豐富,可是上了大學之後,因為事情不多,我也沒有再寫行事曆的習慣了,上禮拜聽到這句話後對我來說可以說是當頭棒喝,回想我的大一生活幾乎都是空白,令我感到非常驚恐,因此,我決定開始記錄我的生活,即使不是天天都寫,也要兩三天記錄一次,把生活特別、有趣的事寫下來,不要留下虛晃一生的遺憾。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