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

賴佩霞女士:《一回首:找自己 二回愛:愛自己》講座紀錄

生命故事講堂
《一回首:找自己 二回愛:愛自己》
演講人:賴佩霞 老師
日期:20130509
時間:19:00 PM~21:00 PM
地點: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
記錄:周鴻宇、楊元安
攝影:楊承樺

講座摘要


情緒的抒發
  出生於單親家庭,僅靠著母親一手帶大的賴佩霞,沒有人真正教導過她,人際關係合宜的應對進退,但因為怕母親操心,所以當遇到挫折或難過的時候,她只能靠著其他管道,來抒發自己的悲傷。小時候,她藉由音樂得到療癒;求學時期,她透過藝術抒發情感;長大後,當母親的財務狀況開始出現問題,母女關係日漸緊繃時,賴佩霞靠著一副好嗓子,展開了自己的歌手生涯。
    賴佩霞說:「有情緒是沒有問題的,但丟給別人或吞下都不好。」不需要壓抑情緒,但也不可以刻意去操縱他人、刺傷他人,那就像 bad fire,燒到別人也燒到自己。我們要學習自我調整以及道歉,不要陷入情緒的泥沼,也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交給他人控管。「當你生氣時不要說話,保持尊重與善意。可以打打枕頭、運動、與他人聊天,但是找聊天的對象,會是很重要的一點,我的建議是可以找諮商師。」賴佩霞建議。
自我成長
    賴佩霞和自己兩個女兒,擁有著朋友般的親密關係。她認為:「孩子有犯錯的權利,因此在孩子的成長路上,我都盡可能地做到不干預。」但這種相處模式,看在理科出身,並在竹科擔任工程師一職的丈夫眼裡,是寵溺;看在周圍其他母親的眼裡,更是不以為然。在面對這些雜音、非議的時候,賴佩霞憑著自身被母親呵護長大而知道母愛的重要性裡,找到了支持自己的力量,她說:「我都和我的孩子說,儘管去闖!假若哪一天撞得頭破血流、受了挫,我會隨時在家裡等著你們回來。
  其實,孩子的成長就是自己的成長,賴佩霞回憶。在大女兒小學三年級和小女兒讀幼稚園的時候,她曾要求她們讀書,但是女兒們卻反問賴佩霞:「為甚麼小孩要讀書,但是大人卻不用?」這讓賴佩霞大夢初醒:「若想求別人改變,不如先求自己改變吧!」於是,賴佩霞返回正規教育學習。現在,賴佩霞正在攻讀國際關係的博士學位,她熱愛著求學過程中,和同窗、老師的緊密互動,每天的充實和開心讓賴佩霞重新找回學習的熱誠。
感恩,是一股強大的力量
「成名什麼的,我真的沒想過。」在演藝事業中,賴佩霞不曾真正用心過,「演藝事業看似風光,但是回想這佔了我將近大半生的演藝生涯,林林總總,卻顯得雲淡風輕,感覺不出在我生命中的分量。」直到有一天,賴佩霞開始組織家庭,接觸了心理學和心靈修行,才發現到「心」的重要性。賴佩霞自認生長的環境較為劣勢,所以她時時惕勵自己:「我的人生絕對不能只是這樣。」在經過二十多年的身心靈探索,歷經喪母、離婚及自己帶孩子的生活後,她才真正懂得去放下,懂得去原諒。賴佩霞說:「不要怕進入悲傷,因為愛和力量,往往藏在悲傷的裡面。」
要真正做到慈悲,就必須完整地釋放出自己過去所有的傷痛。於是她選定「美援後台灣人的美國觀」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主題,她認為:「這不僅僅只是學術上的研究之旅,更是我送給自己的一趟尋根之旅。」藉著尋根,尋找曾經是美軍的父親的真實過去,賴佩霞期望自己能更貼近自己,更了解自己的源頭,然後學會去感恩、珍惜這一路上所有的歷鍊。
回歸根本
「子女對於自己的父母,通常有著無意識的忠誠。」賴佩霞說。就像父親脾氣不好,也許孩子的脾氣也不會好,賴佩霞認為:「這都歸因於愛。因為你愛你的父親,所以才重蹈他的覆轍,只是很少人參悟到這個層面罷了。」賴佩霞更舉例說:「如果你母親生命過得哀傷,你敢快樂嗎?如果你快樂,就好像是背叛了自己的母親。」
所以,唯一的方法,就是人人都回歸本位。沒有好的生命model,只有自己想過怎麼樣的人生,透過徹底的了解、尊重、自重,進而讓自己改變,就能回歸到最原始的純淨,過生活自然也更有力量。




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